餐飲營銷:任何脫離產品的“騷操作”,都是耍流氓來源:餐飲人必讀 如果做營銷的目的只是為了賣貨,那你一開始就錯了。 最近網上的“瓜”不少,每時每刻都有海量的信息通過微信、微博、頭條等渠道狂轟濫炸。 往往前一條還沒看完,后一條就接踵而至。 比如昨天上午,大家還在吃男明星家暴女友的瓜,下午就又被某國外服裝品牌刷了屏。 難怪越來越多的餐飲老板感嘆,營銷難做啊。 以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,后來演變成酒好也怕巷子深;現在更是越來越多人認為,酒好不好無所謂,巷子一深,你就死了。 事實真是這樣嗎? 其實不然,餐飲品牌的營銷,說到底還是個細活兒,而且其中致命的坑還不少。 1.不是改個logo,就能叫品牌升級的 定位,是一個品牌的核心,也是所有營銷的第一步。 營銷最簡單的目的,就是品牌方為消費者創造出他們想要的價值,并建立與維持關系,最終獲得回報。 這有點像是談戀愛:品牌方扮演著一個追求者的角色,在作為被追求者的消費者面前,要做的第一件事想必就是介紹自己,并體現出自己的優點和與眾不同。 這一步,就是定位。 比如我們說到西貝,第一時間想到的,就是其“西北特色菜” +“購物中心”存在形式。 而這一切,是在西貝花費了近千萬,在特勞特和里斯兩家公司的操刀下,經過三年時間去建立起來的。 而之后的品牌升級,則是由華與華公司接手,在過去西北民間菜的基礎上,打造“I?莜”超級符號、“閉著眼睛點,道道都好吃”超級語言、“紅白格子布” 等超級形象。 這些更換的目的是讓西貝升級為“西貝莜面村”,所有的改變都圍繞著品牌的定位進行,為品牌的定位而服務。 與之相反的,則是近期又新更換了logo的大娘水餃。 大娘水餃最初走的,是與老干媽類似的親民路線,logo也是個非常符合自身定位的老大娘形象。 ▲大娘水餃早期的logo 但隨著大娘水餃被資本方收購,開始進行品牌重塑升級時,大娘水餃的定位就發生了嚴重的偏移。 原本憨厚可親的大娘水餃,偏偏要走時尚化、年輕化道路。 但除開logo的更換,大娘水餃整體的經營方式卻并沒有太大的改變。 ▲大娘水餃第二次變更logo 隨后就是長達六年“大娘變少婦”的詬病。 今年5月,大娘水餃再換logo,“大娘”轉過身的形象依舊沒有為大娘水餃帶來一大票粉絲。 ▲大娘水餃第三次變更logo 而就在上個月,大娘水餃徹底拋棄了“大娘”形象,采用了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字母簡約風,作為新logo。 ▲大娘水餃第四次變更logo 新logo看起來高級了不少,但水餃卻還是一成不變的水餃。 所謂的品牌升級,是定位與視覺形象以及產品結構等多方面的升級,單單更改其中的某一點,都是本末倒置。 2.不是改一下生菜的位置,就叫差異化創新 曾聽某餐飲老板說過一個段子,說墨西哥菜的創新很奇葩。 他們的廚師將漢堡中生菜和西紅柿的順序調換一下,就覺得自己又研究出了一款“新菜”。 其實最近肯德基在日本推出的新品“雙壁肉王堡”也有點這個意思,兩塊炸雞中間夾一塊培根,其實就是傳統漢堡的材料重組。 ▲肯德基在日本推出的雙璧肉王堡 肯德基方面也沒有將其作為新品宣傳,而是明確指出是過去的人氣產品改良而來。 ▲廣告詞:曾經一度封印的雙壁肉王與其下屬,經過悠久的時間,再次降臨王座。 不過為了推廣這款產品,肯德基特意制作了一款誠意滿滿的動畫宣傳廣告。給漢堡中的每一樣食材配上了擬人形象,以及中二的臺詞介紹。 ▲肉堡 ▲芝士 ▲高溫炸制 ▲配烤肉醬和芥末醬 ▲限時產品,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雖然在產品上并沒有做到差異化,但其營銷方式上的差異也算得上十分亮眼。 事實上,很多國內餐飲企業并不能正確理解到“差異化”到底該如何打造。 比如上文說到的肯德基雙璧肉王堡,為什么不以新品、或是其他品牌的對比產品做營銷點? 而是另辟蹊徑,通過廣告表現形式來突出差異化呢? 正是因為他們知道,漢堡不管怎么變,它都是漢堡,是別人研發過的“輪子”,而不是一種新的差異化產品。 本身就不存在差異化,以此為基礎的營銷,就是站不住腳的空中樓閣。 3.不是沒事找事,就能叫事件營銷的 曾經有一段時間,網上很流行要求店家,在外賣盒上畫“小腦斧”、“小仙女”的行為。 后來被證實,這一套只是某外賣商家的營銷手段。 這也直接導致了許多外賣商家紛紛效仿,不管消費者有沒有要求,都在外賣單上畫起了各種簡筆畫。 類似的營銷手段還有:“要求多加蔥,店家直接放了一把蔥”;“要求多加辣椒,店家直接放了一盒辣椒”等等。 這種營銷手段實在不算高明,更有點沒事找事的感覺。不然為什么大家不記得第一個給顧客畫老虎的商家叫什么? 餐飲老板自以為高明有意思的營銷點子,卻沒有像想象中那樣引起刷屏,有時候還會被人直接戳穿是營銷,這就很尷尬了。 真正的事件營銷方案,離不開精準的市場調研、有目的地策劃、針對性地投放以及強有力的輿論引導。 比如之前大龍燚火鍋推出的“成都錦鯉”活動,之所以能取得成功,正是借了支付寶中國錦鯉的東風,在精確投放給參與中國錦鯉抽獎的那群人; 同時抓住“中國錦鯉”只有一人的痛點,打出“錯過了中國錦鯉,你還可以當成都錦鯉”的主題; 再根據成都的“網紅屬性”以及“美食屬性”將獎品定位與餐飲美食大禮包。 成功打造出這次合情合理,且具備差異化的抽獎活動,瞬間霸屏各大社交網絡。 事實上,就像文章開頭我們提到的,營銷的目的并不一定就是賣貨,而是為消費者提供價值,從而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。 在剛剛過去的天貓雙十一晚會上,馬云也曾說過,雙十一對天貓而言,并非只是單純的打折賣東西,而是為了感恩。 4.任何脫離產品的“騷操作”,都是耍流氓 這一點不用多說,死在沙灘上的前輩隨手可數。 雕爺牛腩、黃太吉、很高興遇見你...... 營銷都是有時效性的,且營銷的目的永遠是落在產品上的,如果把一個品牌比作一個人,營銷是這個人的外表和談吐,而產品則代表著這個人的本質。 脫離了產品本身,再有創意、有影響力的營銷,也只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。 巷子的深淺,并不能成為干預酒香不香的必要條件, 營銷是一種與消費者建立好感關系,從而獲得回報的思維過程,卻無法被作為以次充好的正當理由。 | 餐?飲?問?答
服務案例
|
|